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VCD专利一-《重活之娱乐香江》


    第(2/3)页

    前期斥资1700万美元筹建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其中研发资金就用掉上亿,据讲述姜万勐讲,万燕公司在九四年还投入2000万的广告费用。可是要知道一个产品能否受欢迎,除了硬件,软件也十分重要。

    而VCD的火爆离不开那铺天盖地的盗版光盘。

    很多人说万燕投入上亿的研发资金,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进行技术垄断,其他制造商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成套的成熟生产技术。

    在前期的产品成本上,万燕公司就吃了大亏;接下来的败招是九四年就投入2000万的广告费用。

    一直到九五年,影碟机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在盗版影碟大量涌现之前,影碟机的市场容量很有限,投入再多的广告费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广告是需要连续进行投入的商业行为,一旦中断,广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毫无效果。

    要是将2000万广告预算拖到95年下半年再投入,或许能让万燕公司起死回生。

    但是万燕前期投入上亿的研究资金、2000万的广告费用,到1994年底卖出去的台影碟机还没超过两万台,就每台影碟机的售价高达四千元,万燕都收回成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利润了。

    可以说万燕资金裢脱节了!万燕公司在影碟机市场启动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钱,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

    到九五、九六年爱多、金正、新科等影碟机制造商崛起的时候,每年几万台的产能在市场排行里,连影子都看不见,更遑论收回投资、发家致富了。

    万燕要打翻身仗,唯有继续筹集资金扩大产能,等到九五、九六年影碟机市场突然暴发的时候,利用先机大举抢占市场。

    万燕会成功的筹集到资金吗?显然不会,不然万燕就不会是被遗忘的品牌了。

    在盗版影碟大量出现之前,影碟机的惨淡市场、万燕的惨淡经营已经让投资人失出信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影碟机整套的生产技术甚至不需要一百万的资金,然而投资万燕却要分摊万燕公司前期投入研发的上亿元成本,哪个投资人会傻到做这折本的买卖?

    所以在VCD爆发的前夜万燕死掉了。

    后来有很多人说如果说,当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

    如果说,当时国家投资2.4亿元,将皖省作为中国VCD机的生产开发基地的计划成为现实;如果说……华国,乃至世界的VCD机发展史,也许应该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中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

    对此,雷卫东是嗤之以鼻,想的真是太好了,这怎么可能,即使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也没什用,因为最根本的核心技术根本不在万燕手里。

    万燕花费上亿资金其实研究的只是VCD的表皮东西,不是那些核心部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