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旧战法早晚被淘汰,新战法不可不学,可惜朝中诸将鲜少能看到这一点。”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今日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将军久在行伍,熟知军心,对此有何看法?” 罗月娘没有立刻回答,她沉默片刻,似在思考。 随后抬眼看向李彻:“陛下应该知道,末将出身草莽,生父便是山贼。” 李彻有些意外,但未打断,只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山贼平日里打家劫舍,看似逍遥自在,实则心中最盼的便是朝廷招安。” 罗月娘语气平缓,继续道:“因为招安就是免死金牌,不仅能洗脱罪名,还能得一笔赏赐,过上几年安稳日子。” “等赏银花光了,许多人便会故态复萌,再度上山为寇,从此循环往复。” 她看向李彻,眼神锐利起来:“而对于朝廷来说,招安则是饮鸩止渴,是不得不为之事。末将以为,对待南军叛将也是此理。” “陛下收降了他们容易,可又该如何安置他们,难道还要让他们继续掌兵吗?” “且不论其中有多少人是假意投诚前来诈降,单说将此等首鼠两端之人编入我军,必会对我军的战力和军心造成冲击。” “如此,岂不是本末倒置?” 李彻听着,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片刻后,他敲击的手指停下,微笑着开口道:“将军此言如醍醐灌顶,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即他好奇地看向罗月娘,开口道:“将军似乎对自己的出身很排斥?” 罗月娘惨然一笑:“贼寇之女,出生便带着罪孽,承蒙陛下不弃......” 李彻抬手止住,开口道:“你可知如今庆军当中,有多少统帅乃是贼寇出身?” “嗯?”罗月娘微微一怔,“这......却是不知。” 她倒是听说过,陛下起家时带走了京中罪徒营,好像定国公就是罪徒出身。 但具体有多少人还在庆军中活跃,就是她不知道的事情了。 李彻回道:“定国公王三春乃是大寇,襄国公贺从龙是盐贩,宣国公黎晟是水贼,承恩侯秋白是人犯,彰武侯王虎俱是贼寇!” “更别提侯爵、子爵、男爵中,半数以上都是罪徒营出身,身上多少都有案底。” 见到罗月娘惊讶地瞪大眼睛,李彻笑容更真切了。 第(2/3)页